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母擬出嫁,兒意云何?

與佛的精彩對話


1、當我們身處逆境時,
是該委屈成全,還是奮起反搏?
佛曰:放下。

2、失去的東西,有必要去追討嗎?
佛曰: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地屬於你,
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

3、如何理解永遠?
佛曰:人人都覺得永遠會很遠
其實它可能短暫得你都看不見。

4、生活太累,如何輕鬆?
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
一小半源於欲望與攀比。

5、昨天與今天,我們該如何把握?
佛曰:不要讓太多昨天佔據你的今天。

6、如何對自己,對他人?
佛曰: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
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7、您如何詮釋禮貌?
佛曰:對不起是一種真誠,_沒關係是一種風度。
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
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8、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佛曰: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9、怎樣平衡快樂與悲傷?
佛曰:一個人只有一個心臟,卻有兩個心房。
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不要笑得太大聲,
不然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10、有些人總是怨聲載道,您怎樣看?
佛曰:許多人在重組自己的偏見時,
還以為自己是在思考,思考如何拯救世界。

11、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
佛曰: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
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12、有人說愛情會因為時間而沖淡,您認為呢?
佛曰: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13、您怎樣看待“愛與幸福?
佛曰:很多人,因為所謂的幸福而愛錯一人,
但更多的人,因為愛對一人,而幸福一生。

14、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怎麼辦?
佛曰: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
其實一輩子也沒那麼長。

====================

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 


天晚欲雪,好友邀我去火鍋城,說滿腹心事要借火鍋一涮。
為著不肯做母親,她與老公已成水火之勢,欲借我這個過來人做滅火器,令我安置好女兒後速速赴約。

當初她也極力勸過我,做母親投資太多風險太大,如果生個神童還好,當媽的裡子面子全賺足了,萬一生個木頭腦的呆瓜,連自已的快樂都得賠進去,實在是虧大了。
那時我笑她像個人販子,現在卻覺得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幼稚園門前熙熙攘攘,我牽著女兒的手,老師躊躇著,似乎有話要說。
半晌,她微微歎道:這孩子含羞草似的,音樂課嘴閉成一枚堅果,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就連遊戲時,也是獨自在角落張望。

我似乎感冒了,全身發冷,頭痛欲裂。
女兒將臉藏在我的大衣裡,不安地蹭來蹭去,我愈發煩躁。
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女兒,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寶寶中間,不僅身高不足,性格也甚是木訥。

老師斟酌再三,又說了一件愈發讓我尷尬的事,女兒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
旁邊有位家長擦肩而過,他好奇地回過頭,望望女兒,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我在老師面前兀自強撐著微笑,心裡卻暴躁得想找誰大吵一架。

頭暈目眩地到了家,一攤泥般軟在床上。
女兒推開門,期期艾艾地要我教她什麼,我極力克制著惱怒,閉上眼睛不去睬她。
可不一會兒,我剛昏昏欲睡,門又發出刺耳的吱呀聲,她的腦袋在門邊閃閃縮縮,心力交瘁的我終於爆發了,狂怒地指著她喊叫:滾出去,我不想看見你!

女兒驚駭地縮到牆角,過了好一會兒,才瑟瑟發抖地問:媽媽,一個人殺了自已的手,她會死嗎?
我氣急敗壞地將她藏在背後的手拉出來,頭立時嗡嗡作響,那麼多的血,那麼深的傷口!
連淘氣都笨得險些殺了自已,老天啊,你到底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我們跌跌撞撞地往醫院走,雪大起來,女兒沒有哭也沒有要我抱,一聲不響地在我身後緊追慢趕,看來她也知道自已闖了大禍。

到了醫院,醫生說傷口太深,為防止感染,縫合後要輸液,而且可能會留下永久性疤痕。
好心的醫生責備著我的疏忽,女兒默默聽著,將瘦小的臉深深埋在膝間,長久地不肯抬起來。

打上點滴後,女兒在病床上睡了,方想起好友之約,急急回電說明原因,她幽幽地說:看來不要孩子是對的,太難了。

一句話觸痛我所有的暗傷,淚猛然間決堤。
這些年丈夫遠在外地,我獨自在病弱幼女和繁瑣工作間奔走,巨大的壓力幾乎輾我為塵,皺玟天羅地網般自心底罩到面上。
當初我認為孩子是上天贈送的最好禮物,現在才知道,這禮物有那麼多教人承受不起的附加品。

握著電話,忍不住向好友傾訴自已的委屈與懊惱,說到下午那位家長好奇的表情時,我已是泣不成聲,好友連連勸我,說千萬不能讓孩子聽到這些話。

我回頭看看女兒,她向裡睡著,眼睫毛撲簌簌地抖,像蝴蝶濕了的翅膀。
到家已經很晚,一進門就聽見電話鈴響,女兒輕手輕腳去了臥室。
女兒的老師說,她今晚一直在給我打電話,如果打不通她會內疚得連覺也睡不著的。

原來,那位聽到我們談話的家長去找了她。

他說他的孩子和我女兒最要好,那孩子告訴爸爸,好朋友拼命吃那麼多飯,不是傻,也不是貪吃,中因為她媽媽工作很辛苦,她要吃得飽飽的就不會老是生病,會快快長高長聰明,會給媽媽做飯,幫媽媽拖地,媽媽就不會再煩了。

說著說著,老師忽然哽咽了,她低聲道:您的孩子還說,媽媽最愛吃蘋果,她一定要學會削蘋果。

我的心痙攣著,電光火石間忽然明白,她第一次進來,是想讓我教她削蘋果,我卻沒有睬她,她把自已傷的那麼重,只是試圖學著為我削一隻蘋果!

我來到她的房間,她居然換上了夏天才穿的公主裙,默默站在紅地毯上,似一個小小雪人,仿佛太陽一出即會融化。

一見我,她眼裡閃過濃濃的歉疚,一下子,我的鼻子酸起來。
她喃喃地說媽媽別哭,我給你跳舞,跳我剛剛學會的《風信子開了》。

我發現她右腳的襪子有些異樣,她說,襪子破了一個洞,昨天脫掉鞋子進舞蹈教室時,有小朋友笑她露出的大腳趾,她便自已拿針錢來縫,縫好後卻成了一個小包。

我蹲下來,摸著那個疙瘩,硬硬地硌著手,也硌著我的心。
她的腳被磨了一整天,我卻不知道,她只有四歲半,怕媽媽會煩,自已苦苦琢磨著,竟然補上了這個破洞,做媽媽的卻嫌她笨!

她輕輕唱著,緩緩擺動手臂,合攏的雙手如一枚含羞緊閉的花苞。

在燈光底下,花苞怯怯地打開,風來了,雨來了,她單眼皮的黑眼睛一直看著我。

她舉在頭頂上的左手,還裹著厚厚的繃帶,花瓣一點一點展開,女兒如同一個小小的勇敢的傷兵,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夜晚,終於將自已開成了一朵比雪還潔白的風信子。

風信子低聲說:“媽媽,小朋友都笑我開得太慢了。還有人說我是白癡。”我一震,心被燙了似地猛一縮。

她頓了一下,靜靜地說:“舞蹈老師告訴大家我不是白癡,我是白色的風信子,很安靜很怕羞,比紫色、藍色和紅色的風信子要開得慢一些,可等到開好了會最美。”

全世界的雪都在瞬間融化,我的臉上溢過暖暖的柔波,我俯下身子,抱住她柔軟的小身體,抱住漫漫好塵裡離我最近的溫暖。

她伏在我的胸前,我看見窗外路燈暖暖的光裡,映著一個纖塵不染的琉璃世界。
溫柔的屋簷上,慈愛的樹枝間,靜靜的巷子裡,每一處都盛放著白色的風信子。
每一粒種子,都拼盡力氣,自九天深處趕來,匆匆趕赴一場花的盛會,從天上到人間,只為讓自已那一顆小小的心開出一樹一樹的繁華。

我的心裡是從來沒有過的安然與甜蜜,我想告訴全世界的人: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吧,因為,風雪再大,受傷再深,她都會拼盡全力為你開一朵最美的花。

明天,我將告訴我的好朋友,擁有任何一朵風信子都是一件幸運的事。
劉繼榮
====================

如非虛無(拈花微笑的故事)


一位老婦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有一天他去找高僧談 禪論道,高僧聽了她的講述,把她領到一間禪房裏,落鎖而去。婦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還是置若罔聞。

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來到這個鬼地方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肯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兒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

「為什麼?」

「氣也沒辦法啊!」

高僧又離開了。

當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時,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高僧笑道:「你還知道值不值得,看來心中還有氣根。」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道:「大師,什麼是氣?」高僧將手中的茶水清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樣,轉瞬間就和泥土化為一體,光陰如此短暫,生活中一些無聊小事,又哪裡值得花費時間去生氣呢?生活中的瑣事,無非是為爭高低、,論強弱,可爭來爭去,終難分輸贏。
5收回讚 ·  · 相片:如非虛無(拈花微笑的故事) 


一位老婦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有一天他去找高僧談 禪論道,高僧聽了她的講述,把她領到一間禪房裏,落鎖而去。婦人氣得破口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還是置若罔聞。 

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來到這個鬼地方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肯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兒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還生氣嗎?」 

婦人說:「不生氣了。」 

「為什麼?」 

「氣也沒辦法啊!」 

高僧又離開了。 

當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時,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高僧笑道:「你還知道值不值得,看來心中還有氣根。」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道:「大師,什麼是氣?」高僧將手中的茶水清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樣,轉瞬間就和泥土化為一體,光陰如此短暫,生活中一些無聊小事,又哪裡值得花費時間去生氣呢?生活中的瑣事,無非是為爭高低、,論強弱,可爭來爭去,終難分輸贏。
====================
獅子病了


有一隻老獅子病了,躲在洞穴中大聲呻吟,
附近的一些動物聽到獅子的呻吟聲,紛紛進洞探視。
狐狸聽到了這消息,也前往探視,走到洞穴前,
只聽到老獅子呻吟聲越來越大,可憐極了,
這時原本打算進去的狐狸,忽然豎起耳朵,
收回已經跨進洞穴的前腳,在洞穴四周來回踱步。


洞裡的老獅子眼見狐狸遲遲沒有進洞,忍不住問狐狸說:
狐狸啊!你既然來了,為什麼不進來呢?
狐狸回答:我只見一些往裡走的動物腳印,
卻看不到往外走出來的腳印,我怎麼敢進去呢!?


凡事「進易退難」,
因此平時應該訓練自己對環境的觀察力,
提高對社會的敏銳度,謀定而後動,
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率性莽撞的作為,
則很可能會將自己處於萬劫不復的不利險境。

====================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六祖壇經》

這首偈語主要是勸人勇於承擔自己的過失或短處。

常聽人說:「苦口的是良藥,逆耳的必是忠言」,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確沒錯。凡是吃了有反應,能發揮功效的藥,往往很苦,很難以入口,但是為了求得病癒,再怎麼苦澀都要把它吞下去。就如同我們在人間,若想成就一切事業,也必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逆耳必是忠言」,與人談話,一般人都喜歡聽到別人讚美、恭維自己的語言,這些話語雖然動聽,但很多都是表面的虛偽應酬,對我們並沒有實質的作用。

真正的知心朋友或者好的老師、長官,他們給予我們的指導或訓斥,才是我們應該在意聽從的。我們當時或許覺得不中聽,但是只要真正仔細去深思,這些忠言逆耳、不好聽的話,其實都是給我們的忠告,給我們的參考。如果願意真心接受這些勸告,日後必然會有長足的進步。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改過,是聖賢的行為,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人不必諱言自己的犯錯,犯錯不要緊,只要肯改過,肯反省,不斷的自我革新,將來還是大有可為。不過自我革新需要智慧,沒有智慧的人,就會不斷地為自己辯解、找理由。

以遲到來講,很多人遲到都喜歡講理由,例如:出門時正好接了一通電話,或剛要出門就下雨了,要不就是有朋友來訪,要不就遇到塞車,總之他遲到有種種的理由。對於這種好說理由的毛病,要小心改正過來,若還是執迷不悟,表示智慧不夠,這就是一種護短的心態。

所以說「護短心內非賢」,真正有智慧的人,絕不護短;真正聰明的人,甚至還會以自己的短處做為警惕、借鏡。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斷自我改進,離聖賢之道就不遠了。
參考翻譯
====================

三生石上,鐫刻著誰的名字?

靜夜。時光靜止如水,時鐘滴答著孤寂的旋律,內心擴散著廣闊而幽深的蒼涼、寂寞。

冥冥中,總在似睡非睡間念叨著心底最深的呼喚,清晰而刻骨,伴著夜的靜謐,思緒在輕輕飄搖裡睡去、醒來。

命裡夢裡,我還要等多久?
青春做了一次化繭成蝶的蛻變,我輕盈地飛了起來,拋卻了煩惱憂傷。

只是我執著地守望,蒼老了悠悠的風、潔白的雲,而你還在天邊。

夢裡一次次描摹你鮮活的模樣,你是否在一天天走近我。
不知何時與你擦肩,與你相約,第一眼就認出你,天生註定,夢裡命裡註定。

今夜驟然無眠,披衣而坐,不管不顧明日的早起,十指敲打多憂的思緒,追問著明天的迷茫。
春暖花開,你在哪裡徘徊?
在靜靜的深夜裡,你是否也在仰望夜空最亮的星星?
你是否向我一樣,在守候你命裡夢裡約定的那個人?
桃花林裡,是否藏滿你渴盼、嬌羞的眼神?你的氣息灑落了一地的芬芳。

又是一季春暖花開,你在哪裡徘徊?
那個相約的地點,一定是一片花海、一樹守候。

三生石上,鐫刻著誰的名字?
盡數流年落花,我在三生石上守候你的歸期。

看慣風雲變幻,遍嘗世間滋味,只為等候你的召喚。

渴盼與你一起踏遍青山綠水,走過風風雨雨,飽嘗生活的滋味。
而你不來,我還在守望。

三生石上,鐫刻著誰的名字?我想牽你的手,一起走。

=================
Eathabella Huang
母擬出嫁,兒意云何?

1954年,一位失婚已32年、客居香港的54歲婦人寫信給兒子:
母擬出嫁,兒意云何?
兒子的回信飛快來到,令人動容:
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瞻。諸孫長成,全出母訓……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這位婦人遂嫁與蘇姓醫生,兩人相守20年,恩愛美滿,直至1974年蘇醫生去世,她便也飛去美國與兒孫同住。此婦人就是名滿天下的詩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回信的則是他們的兒子徐積鍇。
那天無意中看到張幼儀與兒子的如此對答,不禁淚下。張幼儀不愧是張幼儀,除了是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還是一位教導有方的好母親,而生活的回報,會在不經意間來到。
張幼儀一生不曾對被徐志摩遺棄的命運口出怨言。七十多歲時還令兒子在美國圖書館一篇篇複印能夠查找到的徐志摩舊作,委託身在台灣的梁實秋編出了《徐志摩全集》。就如當年,她為再婚後的徐志摩做衣裳。
她和他曾有七年的婚姻,後來他為了林徽因於1922年3月逼她離婚。此前徐志摩從在倫敦租住的小屋不辭而別,遺下身懷六甲的張幼儀叫天天不應。她想過死,但《孝經》裡的一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救了她。而後她向遠在德國的哥哥求助,於臨產前一個月來到柏林。生完孩子就見到了“失踪”多時的徐志摩,他來的唯一目的是逼她簽字離婚。
此後張幼儀還經歷了失去幼子之痛,但她還是在哥哥的鼓勵下完成了學業。1927年張幼儀回國,先後在東南大學當德語教師、創辦雲裳服裝公司、擔任女子銀行董事、負責二哥創立的國家社會黨會計事務等等。此外還要侍奉徐志摩雙親,撫養長子成人。
許多人將她當成一無所長的棄婦,其實不然。除了事業大有成,出身大家的她,氣質風度亦令人過目不忘。梁實秋等名人就曾稱讚她“極有風度”,大才子羅隆基曾對她一見傾心。追求她的人不少,但她恪守與徐志摩離婚時的約定:不做徐的妻子,仍做徐家的媳婦。她拒絕了所有的橄欖枝。
徐志摩1926年與陸小曼結婚後,同在上海的前妻張幼儀反而成為徐的朋友。那時徐志摩為了供養陸小曼奢靡的生活,一月要幹三四份差使,賺一千大洋依然入不敷出。有次徐志摩去張幼儀處看父母(徐的父母與陸小曼無法相處,來上海便住張幼儀處),張幼儀見他精神委頓,連褲子上有個破洞都渾然不覺,便為他定做了兩套高級衣裝。徐拿到後,感慨萬千。
但穿有破洞的褲子,於徐志摩似乎成了一種宿命。1931年11月7日,在他與陸小曼結婚五週年後的一天,他再勸陸小曼不要吸鴉片、不要和紈絝子弟翁瑞午混在一起等等,被陸小曼怒擲煙槍打掉了眼鏡。徐傷感地離家動身去北京,在江浙朋友處盤桓兩日後,搭乘一架免費的郵政飛機赴北京,終於失事。
陸小曼事後回憶,徐志摩負氣離開家時,她看到了他的褲子上有個洞,她想招呼他停下,但因在氣頭上終於沒有。徐的友人事後也回憶,徐在朋友家補了那個洞,留下了許多傷懷的話語,然後登機遠逝。
那個褲子上的破洞,如此定格在陸小曼的記憶裡。從此她謝絕繁華,努力做人做事,終於在年老時成為上海畫院的專業畫家,並致力於編撰徐志摩的各類文章且有所成。
張幼儀待陸小曼,亦是不薄。張在徐逝後不久每月給陸寄生活費,一直持續到1950年她自己移居香港前。這就是張幼儀,一個心中有大愛的女子。她晚年看到有關徐志摩和陸小曼婚後生活的記述,才發現徐的困頓遠在當年她了解的之上,她不禁為徐當時的痛苦心境悄然哭泣。她們不都說愛他嗎?為什麼就由著他褲子上的破洞迎風招搖?
還好,她除了那些不可小覷的成就,還培育了那樣忠孝的好兒子。在她八十多歲時,也終於開口向侄孫女張邦梅說出了一些往事,令世間多了一種動人的傳奇。
如此令人感佩的大女子,還會出現嗎?還是不要再出現為好吧?善良且睿智的好女人,本應在最燦爛的年華裡有更匹配的人生。
讀完不覺唏噓淚落!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